我國南方多地開啟梅雨季,不少網(wǎng)友表示衣服又到了一周都濕漉漉的狀態(tài),呼吸也快成“濕”的了。除濕器,除濕袋,薏米湯,艾草足貼等等除濕神器成了人們?nèi)粘I钪胁豢苫蛉钡挠闷贰P【幷砹藥讉€除濕小妙招,一起來圍觀一下吧!
黃梅天衣柜都返潮 除濕器成搶手貨
打開空調(diào)抽濕、干燥機除濕干衣、多處掛上干燥劑……進入梅雨季節(jié)后,市民們紛紛用不同方法除濕。衣服洗得勤,干不了咋辦?濕氣大,衣柜里衣服摸起來都是濕的,除濕器已經(jīng)成了市民家中必備小家電。
室內(nèi)隨處懸掛除濕袋也可有效除濕
除了小家電,很多人選擇購買懸掛式除濕袋、擺放式除濕盒,可多處擺放除濕:每個衣柜掛一袋,衛(wèi)生間掛兩袋,書桌下放兩盒。除濕袋分為吸濕和放水兩個部分,吸濕區(qū)里面是氯化鈣顆粒,直接懸掛即可。
除濕盒和除濕袋原理相似,除濕盒分為兩層,上面一層放著氯化鈣顆粒,下面一層用來集水,打開蓋子后需要撕掉鋁箔紙,再蓋上蓋子除濕。記者注意到,除濕盒里除了白色的顆粒狀氯化鈣,還能經(jīng)常看到五顏六色的顆粒,這些有顏色的顆粒是芳香顆粒。
注意!除濕神器使用不當(dāng)有危害
除濕袋和除濕盒雖然好用但方法不對也有危害,它們都含有氯化鈣,所以要保持吸濕劑妥善存儲在容器內(nèi),避免與人體皮膚及眼睛直接接觸。
此外,除濕劑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能靠近燃氣灶、熱水器等熱源,要保持出風(fēng)口的通暢。
中醫(yī)專家:艾草足貼要貼對穴位才能除濕
除了家庭除濕,越來越多人注重體內(nèi)“除濕”。艾草有一定溫陽祛濕的功效,但主要驅(qū)除的是寒濕。而且需要作用于特定的穴位,不是隨便貼敷就能達到祛濕的效果。
祛除體內(nèi)濕熱,要注重日常的調(diào)理,“比如陰雨天氣注意關(guān)閉門窗,等到天晴后及時打開門窗,保持空氣流通,祛除濕氣。”
中醫(yī)有沒有一些妙招祛濕呢?專家建議可按揉曲池穴位來清熱利濕。屈肘時,肘彎橫紋盡頭處就是曲池穴,可以起到清熱利濕、增強脾功能的作用。此外,薏仁冬瓜湯也可健脾祛濕,薏米味甘性微寒,具有健脾補肺、清熱利濕的作用。冬瓜味甘性涼,能潤肺生津、清胃熱、消除水腫。